《我与地坛》读后感3000字左右范本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读后感3000字左右范本,供大家参考。

《我与地坛》读后感3000字左右范本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一部平和而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集,这里面,有他对地坛细致入微的观察,有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有对芸芸众生的记录,也有对于生死的思考,下面给大家分享《我与地坛》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我与地坛》读后感3000字

  在没系统读史铁生的书籍前,一直会把史铁生和脑白金的史玉柱弄混淆,但阅读他的书后,发现弄混淆是不能够的,史铁生的人生经历正如他的名字一般刚硬不屈。作为90后的一代,可能不应该特别热衷于建国后的30年光景中所发生的事情,但我却时常对该类的书籍和影视作品格外关注。对于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就前30年或者说十年wenge来说,可能国家在发展过程出现了曲折与动荡,底层的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十分艰苦的过着日子,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但于现在的我们而言,过去的历史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感悟的。过去的知识更多的是作为了解现在的钥匙。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感悟历史中前人的经历,未尝不是一件乐事。下面就从作者在那段岁月中经历的且我从中有所似有所悟的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关于生死的思考

  探讨生死应该是哲学中的一大基本问题之一,作者在文章在文章有这么一段话,“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死,从来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人是一点一点死去的,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要是你找不到活着的价值,迟早还是想死”,“想一想死倒也不是坏事,想明白了倒也活得更自由”,看到这一段话时,我陷入了一阵沉思,每个人在人生长河中都会有关于生死的思考,可能不能像哲学家一样形成系统的理论,但都是对此有过感悟的,就我而言,也是有所感悟的。“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会以如此这样的一种身份”,“又是否我的一生都是被设定的”这一切想多了可能会让自己偏进宗教哲学的局里,容不得细细思考,但作者的那一句“想一想死倒也不是坏事,想明白得了才活动更自由”却深深印入我心中,是的,想明白了怎么过一生,以什么方式度过一生,日子过起来可能更为洒脱、自由与快乐。

  正如薛兆丰在文章里所讲的“其实我们年轻的时候花大量时间学习不同的课程,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哪个职业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兴趣。”理清自己想要的,然后走下去,你会发现人生可能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昨天,跟一个朋友联系,他说羡慕我能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我说我羡慕他收入稳定,已成家室,或许,我们都是远视眼,总是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或许,我们都是近视眼,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幸福。“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风景依旧,紊乱的可能只是我们的心境。

  此外,正如前面所讲“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文章讲到,应该如何对抗死亡呢,对只有“过程”,“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你立于死亡之际却实现着、欣赏着、饱尝着过程的精彩,你便把死亡送上了绝境。”

  嗯,确实如此,当你站在人生末端时,是不是给自己留下了一段段灿烂的回忆,快乐纯真般的童年、奔腾如流水的青年、蒸蒸日上的中年、幸福安乐的暮年,每一段时光应该都要赋予它独特的色彩沉淀,如今的我正处于青年时期,我希望我这一段岁月过的应该是激情澎湃如火一般,想做事、想走的地方、想见的人不留遗憾,不忘初心,随心而行。

  关于好运的设计

  作者基于想象,对其人生做了理想人生的设计,在这个理想的人生中,主人公出生在一个中层知识分子的家庭,身体健康、面容清秀、聪明活泼,才艺、运动样样精通,在学校是女生仰慕的对象,再后来碰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然后不费一丝功夫就和女生在一起了。就单从感情的视角来说,正如作者所言,“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企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痛不欲生的痴癫与疯狂,没有万死不悔的追求与等待,当成功到来之时你会有感慨万端的喜悦吗?在成功到来之时还会不会有刻骨铭心的幸福,或者,这喜悦能到什么程度?这幸福能被珍惜多久?会不会因为顺利而冲淡其魅力?会不会因为圆满而阻塞渴望,而限制了想象,而丧失了激情,地球如此方便如此称心地把月亮搂进自己的怀中,没有阴晴圆缺,没有潮汐潮落,没有距离变没有路程,没有斥力便没有引力,那是什么呢?很明白,那是死亡”。

  我是一个追寻简单的人,曾经我就在想感情之事为何要弄得如此复杂,两个相互吸引的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好好在一起不就行了嘛,现在看来其实不然,人就是一种如此奇特的生物,太容易给与的东西无法纳入其心,太简单的故事情节不应该是自己人生的片段,可能上帝在创造人类时就想,这样跌宕起伏、富于曲折的人生经历才能使人类去珍惜当下的种种。

  同时前面说到,将其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中,作者认为“生在穷乡僻壤,有孤陋寡闻之虞,生在贵府名门,又有骄狂愚妄之险,生在一个介于此二者之间的位置是合适的,既知晓人类文明的丰富璀璨,又懂得生命路途的坎坷艰难;既了解达官显贵奢华而畏惧的生活,又体会平明百姓清贫而深情的岁月;既有博览群书并入学府深造的机缘,又有浪迹天涯独自在社会上闯荡的经历;既能在关键时刻得到良师指点如有神助,又有时时事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奋斗绝非平步青云;既饱尝过人情友爱的美好,又深知了世态炎凉的正常”。

  作为一名小镇青年在地域是稍低于作者的标准,也并非生在知识分子的家庭,但些许幸运的是,作者所阐述的顺境与逆境或多或少都有经历,人生确实应是如此,社会的两端你都要涉入,世间的冷暖你都需自知,如此,在平淡且平凡的生活里才能塑造属于你自己的伟大,但经历过这些也是需要一些时日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古人之言也是确有其道理,有的人四十不惑、有的人五十不惑,不紧不慢,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坚持继续往前生活的步伐的即可。

  关于故乡的感悟

  离家之后才知道恋家,中学时代,大学时代都是在离家不超过200公里的地方生活,没有所谓的异地感,还有一种“大故乡”的感觉,“同一个湖南,同一个故乡”,到青海来读书感觉就不一样啦,虽然也有一些归属感,但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于作者在文章所言其实是挺有的共鸣的。“人的故乡,并不是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于我而言,故乡确实是湘鄂赣交界上土地承载的那一个属于我们记忆的小镇时光,那里有儿时的玩伴、有各种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景观元素(哪里有河流、哪里有青山、哪里有街道)、当然更重要的是有家人,有父母和哥哥。“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了的世界叫故乡”,故乡确实是一个渐行渐远的世界,即使你身临其境,但是她确是在时刻变化的,可能与你儿时表象相差甚远,拥挤的街道、破坏的生态、陌生的脸庞等等,但她又是没变的,她从根本属性上来说,依旧是你故乡-----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经济的发展、代际的更替促使发生了些许变化,她依然也在随你也随着时光一起亦步亦趋的朝前走。

  就起故乡这个深层含义而言,家是其核心元素,正如所言,“父母在,尚有去处,父母不在,没有归途”,年龄愈大越能感受家存在的意义。母亲的关爱、父亲的人生指引、长兄的温暖都是人生中无法割舍也无法忘却的。

  作者在叙述自己母亲说,“有知识不是有文凭,你的母亲可以没有用文凭。有知识不是被知识霸占,你的母亲不是知识的奴隶。有知识不能是只有对物的知识。一个幸运者的母亲必然是一个幸运的母亲,一个明智的母亲,一个天才的母亲,她自打当了母亲她就得了灵感,她教育你的方法不是来自教育学,而是来自她对一切生灵乃至天地万物由衷的爱,由衷的颤栗与祈祷,由衷的镇定和激情。在你幼小的时候她只是带着你走,走在家里,走在街上,走到市场,走到郊外,她难得给你什么命令,从不有目的地给你一个方向,走啊走啊你就会爱她,走啊走啊,你就会爱她所爱的这个世界。等你长大了,她就放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去,她深信你会爱这个世界,至于其他她不管,至于其他那是你的自由你自己负责,她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你能常常回来,你能有时候回来一下。”

  出生在我们这个年代的,父辈文化程度大多不高,但作者在论述其父母对其培育时,是一种浑然天成内化于心的教育,这一点我与作者是有很深的感受的,她不见得是拥有如何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养育知识、不见得是具有多么扎实的人文底蕴、也不见得是拥有如何附之目的的行动,没有,她仅仅是凭着自己由衷的且不失热烈的爱,凭借着其浅薄的知识、凭借着她自身的秉性将你培育成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你会看到是原始氏族社会质朴与现代社会外形的结合。

  时至二十多岁的我,一路走来,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并没有如荆棘般阻挡和困住我迈向世界的脚步,而是能够坚信我能够积极乐观追寻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并助力走的更稳更远。

  也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与地坛》读后感3000字

  一、听,生命的声音

  2011年12月31日——我想这是令我无法忘怀的一天。

  这天晚上,我随手翻阅一本杂志,看到上面登了一篇选自史铁生先生的散文集《我与地坛》 中的文章——《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本是无心一瞥,却不禁为之感动、叹息,反复品读了许多遍,仍觉意犹未尽。

  曾经的我和所有高三的学生一样,过着暗无天日、早起晚睡的生活,梦想还在前方虚无缥缈,现实却是真真切切的压在肩上,个中心酸只有自己懂得。我是这样无休止的怀疑和抱怨着这本该洋溢着喜悦的青春与生命。而我就是在这样的迷乱与无奈中,看到了这篇文章。史铁生,是久仰大名的,但却从未拜读过他的作品,只略知他年轻时便高位截瘫,只能靠轮椅代步,步入中年后又饱受病痛困扰。我想这样的苦难没有亲身经历过必然无法感同身受,但那必是难以想象的痛苦。而在这篇谈生死的散文的字里行间中展示的却是一种超然与淡泊——不惧生,亦不惧死。我仿佛看见寂寞的地坛里有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更加寂寞的人,他就这样默默向地坛诉说着这一切,而地坛则像一位沉静的长者,缓缓的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是的,于他而言,生命的残忍在于永远禁锢了他的躯体,然而,生命又以它的博大赐予了他无比自由辽阔的心灵。人的出生、成长、死亡是永恒的循环,在这世间完完整整的走一遭,等到即将面对死亡时又何需惧怕,因为来到这世上,经历了的欢乐与苦痛构成了完整的生命,死亡不会因为你的抗拒而离开,但去可以将你如蝼蚁般转瞬即逝的生命凝练成不朽与永恒。“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正如庄子所言,看淡生死荣辱,抛弃外在的桎梏,遵从自己的本心,把眼界放宽了,世界也就辽阔了,这样才能真正有一种逍遥游的境界。常常在生活中也会因为种种羁绊感到烦躁,当过一段时间之后回首一望,才豁然发现,当初为之痛苦的事其实是多么不值得一提,却白白为其耗费了大好光阴。多少人恋生惧死,其实正是我们的不洒脱谋杀了我们自己的生命。跳脱出来俯看人生,才会豁然发觉“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那些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成了生命交织的背景,夜的静谧、旷野的沉寂、繁花的开落与那些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才是生命的主题。

  二、听,信仰的声音

  读完这篇震撼人心的文章的第二天,心中难以平复的感情督促着我去书店寻找这本《我与地坛》。然而未及我出门,便从当日的报纸头条上得知了一个令我惊愕不已的消息——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先生因脑溢血去世。一位伟大而朴实的作者,就这样在我刚准备伸手触及他用文字构筑起的世界的时候悄然陨落了,留我继续在这奔腾不息的生命长河中探寻、思索。如英国诗人济慈所言,“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与叹息的静默”,我不知该怎样言明,只觉世界忽然静寂。那天我还是去了书店,但却空手而归。在书店里我看到史铁生先生的作品被单独展示出来,并张贴者各种纪念他的海报,展示柜前人头攒动,这幅场面在我看来无论如何都与那些躺在书柜里的书格格不入,而我也没有了挤进去买书的冲动。又过了半年,一个晴朗的午后,我再次踏进了那家书店,与上次不同,那些书已经回到原位,安静的躺在书架上。我一眼便看见了那本《我与地坛》——封面简简单单写着书名,既无作者简介也无多余介绍,显得清新素雅,一如史铁生先生的文风,清新素雅却绝不堆砌累赘。书的背面更是简朴,唯一印的一句话显得动人心魄——“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这一次,仿佛遇着一位故人,我会心一笑,坚定的把它买下。

  此时的我已迈过高考,所有的重压仿佛随着夏日的到来一起烟消云散,心境亦有不同,本该欢喜,可是生活忽然没了追求,没了目标,心里时时失落。未来真的到来了,我却慌乱而手足无措,惴惴不安的想象着未来。

  买回《我与地坛》后,我迫不及待的将它通读了一遍,感慨许多。最令我敬佩的是史铁生先生以坚定的信仰支撑起的乐观、豁达与淡泊。接受残缺、接受苦难,却仍愿以更昂扬的姿态活下去。面对这喧嚷的世界,他轻轻叹息“我们走了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地坛有它的悠远,有它的浑厚,有它的深邃,它不曾喧哗亦不曾回答,它就在那里,那就是最好的回答。在千百年如一日的地坛中,没有喧嚣,没有招摇,他在这里找到了信仰,找到了生命的归属。西方一位哲人曾说过:“别走的太快,等等灵魂。”没有信仰的前行正如没有灵魂的躯体,而对于我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要带上的是不是迷茫与慌乱,而是信仰与灵魂。

  三、听,爱的声音

  再次品读《我与地坛》时我已经上了大一,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陌生的一切给我带来了太多从未体会过的感受,的确,许多事情真的要亲身经历了才会有切身的感受。

  《我与地坛》中有许多写母亲的文章,如《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等。读来亲切自然,令人动容。只是当我第一次来到异地求学,与我的妈妈分隔两地时,再读这些文章,就不仅仅是感到为之动容,甚至觉得催人泪下了。史铁生的一句话最令我难忘——“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地坛对于他来说,已不仅仅是一座废弃的古园了,更是母亲深沉的爱。这份爱不曾被说出来,而是无声的凝结在每一道车辙中,凝结在这地坛中。

  我有时也会想,我十八年的生命里是否也有这样一座地坛,我在其中放肆嬉笑,却让我的母亲在其中焦灼等待。我想一定有,母亲的等待都是无言而焦灼的,愈是无言愈是让这份爱显得更加深沉。

  斯人已逝,翰墨留香。

  《我与地坛》并不随史铁生先生的离去而褪色,反而在时光的流转中更加熠熠生辉。

  地坛有声,有生命的声音,有信仰的声音,有爱的声音……地坛不在这里,地坛在我们心里。

  听,地坛的声音。

  《我与地坛》读后感3000字

  在最纷繁嘈杂的都市之中,史铁生觅得了地坛,从此便有了份宁静;

  在最轻薄浮躁的当今社会,我邂逅了《我与地坛》,自此便多了份思考。

  思考一: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史铁生最初的思考,更是困扰人类千年已久的问题!幸好,他用残缺的身体给出了最完美的回答。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惨痛的灾难使他“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种子。然后,是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坚强地走了过来。

然而,面对挫折和苦难,有些人却选择了亲手扼杀自己的生命: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西班牙作家马利亚诺在住宅里响起了沉闷的枪声;中国当代诗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卧轨自杀……这些事实让人触目惊心,追其根源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重视,其留给世人的只有感叹和惋惜。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值得我们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验友爱、负责、学会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思考二:如何更好地活?

  孔子曾言“未知生,焉知死”,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可他们并没有告诉后人应当如何去好好地活。史铁生也知道其问之难,“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于是他仍然到地坛中去,希望这位静邃渊沉的老人能够指点一二,使其最终醍醐灌顶。然而在这一点上,地坛没有明确回答,只是在以处变不惊的态度暗喻着一切,她安排了众多的人出现在史铁生那时的生命之中,虽然都是过客,却隐含着问题的答案。一对十五年后步入老年的中年情侣,他们相濡以沫共度一生;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不知是否在后来交上了好运;一位喝酒的老人,姿态随意放浪不羁;一位捕鸟的汉子,痴等着一种可能再也捉不到的飞鸟;还有素朴优雅的女工程师,被埋没了的长跑健将,以及弱智姑娘和她的哥哥。这些人的生活或喜或悲,或平静或跌宕,或有激动的际遇,或有遗憾的叹息,但他们都坦然地应对,过去的一笑了之,只在地坛里享受一时半刻的宁静清幽,最后就像雪泥鸿雁一般杳无踪影,只为史铁生增添了一份记忆的盛筵。

他们虽然消失在无涯的时间荒野之中,但终究还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他们活的方式,他们活出了他们的滋味,更引领着史铁生找到了救赎的道路,即“该怎样活”的答案:“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是的,自觉生活与己无关,当然无法进入生活;而过于进入生活之中,则像佛语所说的“住色生心”一般,难以逃脱心中的罣碍。与生活保持若即若离的姿势,这,就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思考三:母爱有多伟大?

  作者朴实的一句话应当成为名言:“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这让人的脑海里立即涌现出朱自清散文里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也让我想到母亲戴着花镜坐在灯下为我织毛衣,深夜里为我掖被子的情景,我们应该懂得亲情。母亲深深地爱着我们,为了自己的孩子,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她为我们这些孩子做的太多了,而我们又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即使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活,也算是为了爱我们的母亲,报答我们的母亲而活下去,否则会把她的心伤透的。

哪个母亲愿意看到一个年轻的生命慢慢凋零?但是有时,她也不敢直说出来,怕刺激了孩子。史铁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我们也应该为这一细节而感动,那是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

史铁生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顽强地走了过来,文坛上多了一个新秀。当他的第一篇文章被发表的时候,他想与母亲分享快乐,但母亲没有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恪守的教诲,只是让他活下去,简简单单真正做到善待生命。作者感受到了母亲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而这种爱鼓励着病痛中的他好好地活着。

  为了母亲,为了亲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未尽的责任,让我们都好好活着。相信,我们一直都在路上!

推荐访问:读后感 我与 范本 《我与地坛》读后感3000字左右范本 《我与地坛》读后感3000字左右范文 《我与地坛》读后感2000字